原文:
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。一箪食,一瓢饮。人不堪其忧,颜子不改其乐,孔子贤之。
孟子曰:“禹、稷、颜回同道。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禹、稷、颜子易地则皆然。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虽被发缨冠而救之,可也。乡邻有斗者,被发缨冠而往救之,则惑也,虽闭户可也。”
译文:
禹、后稷生活在太平之世,多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却没有进去,孔子称赞他们。
颜渊生活在乱世,居住在简陋巷子,一筐饭,一瓢水,人们都不堪忍受那种忧患的生活,而颜渊却不改变他乐观的心态。孔子也称赞他。
孟子说:“禹、后稷、颜渊走的是同样的人生道路。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,就象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样。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,就象自己也挨饿一样。所以才那样急人之急。大禹、后稷、颜渊,如果互相交换一下位置处境,也都会有同样的表现。现在自家人互相打斗,要去救他们,即使是披头散发,帽缨紊乱去救急是可以做到的。但如果乡间邻居打斗,也是披头散发,帽缨紊乱去救急,那就难以理解了,如果是关门闭户则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注释
箪:(dan单)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箪食与肉。”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《礼记·曲礼》:“苞苴箪笥。”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栉实于箪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箪食壶浆以迎王师。”《说文》:“箪,笥也。从竹,单声。”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一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二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三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四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五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六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七节
- 《孟子》卷一梁惠王上·第八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一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二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三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四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五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六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七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八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九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十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十一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十二节
- 《孟子》卷二梁惠王下·第十三节
孟子工具简介:
- 栏目:民俗文化
- 使用次数:23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孟子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mengzi.html
《孟子》,是儒家的经典著作,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,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、教育、哲学、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。《孟子》被南宋朱熹列为“四书”之一(另外三本为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)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子》十一篇,现存七篇十四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