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苞欲放
出处: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又命摧花使者;往来保护;以期含苞吐萼之时;加之呈妍。”
用法:
含褒义。专用于形容青春少女方面的用语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俄语:
нераспустившийся цветóк
年代:
当代
注音:
ㄏㄢˊ ㄅㄠ ㄩˋ ㄈㄤˋ
近义:
豆蔻年华
感情:
含苞欲放是褒义词。
辨形:
“苞”,不能写作“包”。
例子:
(1)一群女孩子,像含苞欲放的花朵,笑盈盈地跑过来。
(2)初秋,我们学校去郊游,正是菊花含苞欲放的季节。
(2)初秋,我们学校去郊游,正是菊花含苞欲放的季节。
英语:
just budding
字数:
四字
反义:
落英纷飞
热度:
常用
辨析:
含苞欲放和“豆蔻年华”;都含有“形容年轻女子”的意思;但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;而“豆蔻年华’是指正在开。
拼音:
hán bāo yù fàng
解析:
苞:花苞;欲:将要;放:开放。花骨朵即将开放。比喻少女的青春。也作“含苞待放”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放诸四裔, 放荡不羁, 放龙入海, 放浪不羁, 放鹰逐犬]
逆接: [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]
逆接: [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]
正音:
“苞”,不能读作“bào”。
繁体:
含苞慾放
结构:
连动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93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