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医方集解>

发表之剂·第二 九味羌活汤

发表之剂·第二 九味羌活汤
网页全屏
  • (解表通剂,即羌活冲和汤。张元素)

    治伤寒、伤风,憎寒壮热,头痛身痛,项痛脊强,呕吐口渴,太阳无汗。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,温病、热病。

    (有物有声曰呕,气逆则呕;有物无声曰吐,胃寒则吐,胃热亦吐。邪热在表则不渴,传里则渴。四时不正之气,谓时当热而反大凉,时当寒而反大温,非时而有其气也。冬时伤寒不即病者,至春而变为温病,至夏而发为热病。余证解见前。)

    羌活 防风 苍术(钱半) 细辛(各五分)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(一钱)

    加生姜、葱白煎。如风证自汗者,去苍术,(发汗。)加白术、黄芪;(发表而即实表。譬驱寇者随关门也。)胸满去地黄,加枳壳、桔梗;喘加杏仁;夏加石膏、知母;汗下兼行加大黄。

    此足太阳例药,以代桂枝、麻黄、青龙、各半等汤也。药之辛者属金,于人为义,故能匡正黜邪。羌、防、苍、细、芎、芷,皆辛药也,羌活入足太阳,为拨乱反正之主药;(除关节痛,痛甚无汗者倍之。)苍术入足太阴,辟恶而去湿;(能除湿下气,及安太阳,使邪气不致传足太阴脾。)白芷入足阳明,治头痛在额;川芎入足厥阴,治头痛在脑;细辛入足少阴,治本经头痛,皆能驱风散寒,行气活血;而又加黄芩入手太阴,以泄气中之热;生地入手太阴,以泄血中之热。(黄芩苦寒,生地寒滞,二味苟用于发热之后,则当。若未发热,犹当议减也。)防风为风药卒徒,随所引而无不至,治一身尽痛为使;(无汗宜倍用。)甘草甘平,用以协和诸药也。药备六经,治通四时,用者当随证加减,不可执一。

    (张元素曰:有汗不得用麻黄,无汗不得用桂枝,若未瘥,则其变不可言,故立此方,使不犯三阳禁忌,为解表神方。冬可治寒,夏可治热,春可治温,秋可治湿,是诸路之应兵,代麻黄等诚为稳当。但阴虚气弱之人,在所禁耳。)

医方集解工具简介:

医方集解清·汪昂公元1682年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,精心整理编撰而成,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(1682)。全书共分3卷,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,其中正方388首。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、涌吐、发表、攻里、表里、和解、理气、理血、祛风、祛寒、清暑、利湿、润燥、泻火、除痰、消导、收涩、杀虫、明目、痈疡,经产等21类。每方除列述方名、说明主治,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,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。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”急救良方”及养生参考的”勿药元诠”。该书广搜古今诸家名方,汇集众说详加注释,选方切于实用,文字通俗简明,流传甚广,影响甚大,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医方剂学专著。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(1682)刊本为底本,经过精心校勘而成。书前增加导读,书后附有方剂索引,便于读者查阅。本书广泛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