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踪浪迹
出处:
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
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安定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ㄈㄨˊ ㄗㄨㄥ ㄌㄤˋ ㄐ一ˋ
近义:
浮迹浪踪
感情:
浮踪浪迹是中性词。
例子: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5回:“我择婿数年,只有这个苏友白中意,却又浮踪浪迹,无处去寻访。”
英语:
leaving no traces like a drifting water plant and waves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安居乐业
热度:
常用
拼音:
fú zōng làng jì
解析:
浮:飘浮;浪:流浪。飘浮不定的踪影,到处流浪的足迹。比喻四处飘泊,不安定的人或生活。
成语接龙:
逆接:
[与世沉浮, 心粗气浮, 载沉载浮, 神短气浮, 崇雅黜浮]
繁体:
浮蹤浪跡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325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