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干城之将的意思

gān chéng zhī jiàng

干城之将


出处:

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纠纠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
用法:

作宾语;指保卫国家的将士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ㄍㄢ ㄔㄥˊ ㄓ ㄐ一ㄤˋ

近义:

国之干城、得力干将

感情:

干城之将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53回:“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,视为等闲而不用。”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gān chéng zhī jiàng

解析:

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将信将疑, 将本图利, 将寡兵微, 将勤补拙, 将错就错]
逆接: [精明能干, 口燥喉干, 兢兢干干, 唾面自干, 鸿渐于干]

繁体:

干城之將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