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私两利
出处:
《文献通考·征榷四》:“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,听民酝造,纳税之后,从便酤卖,实为公私两利。”
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ㄌ一ˋ
近义:
公私两济、公私两便
感情:
公私两利是中性词。
例子:
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,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,爱护国家财产,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。《新华月报》1951年第5期
字数:
四字
热度:
一般
拼音:
gōng sī liǎng lì
解析:
见“公私两济”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利锁名缰, 利口捷给, 利灾乐祸, 利傍倚刀, 利害相关]
逆接: [退食自公, 文章钜公, 金母木公, 梦见周公, 一心为公]
逆接: [退食自公, 文章钜公, 金母木公, 梦见周公, 一心为公]
繁体:
公私兩利
结构:
主谓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59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