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诸同好
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定仁义之度,成一家之言,虽未能藏之于名山,将以传之于同好。”
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;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公开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ㄍㄨㄥ ㄓㄨ ㄊㄨㄥˊ ㄏㄠˋ
近义:
公诸世人
感情:
公诸同好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诸”,不能写作“诛”。
例子:
这部有关知青主题的小说,三易其稿,终于出版。著者在一次“插兄”聚会上公诸同好,作为礼物,分送朋友。
英语:
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
字数:
四字
反义:
藏之名山、秘而不宣
拼音:
gōng zhū tóng hào
解析:
公:公开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;同好:爱好相同的人。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好天良夜, 好大喜功, 好吃好喝, 好善乐施, 好事多悭]
逆接: [以私废公, 废私立公, 文抄公, 洗手奉公, 忧国奉公]
逆接: [以私废公, 废私立公, 文抄公, 洗手奉公, 忧国奉公]
正音:
“好”,不能读作“hǎo”。
繁体:
公諸同好
结构:
动宾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327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