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战栗失箸的意思

zhàn lì shī zhù

战栗失箸


出处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ㄓㄢˋ ㄌ一ˋ ㄕ ㄓㄨˋ

近义:

惊惶失措、闻雷失箸

感情:

战栗失箸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哀号之声震天,百官战栗失箸,董卓饮食谈笑自若。”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镇定自若

拼音:

zhàn lì shī zhù

解析:

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箸长碗短]
逆接: [息兵罢战, 仓卒应战, 能征敢战, 身经百战, 尽锐出战]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