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犯无隐
出处:
唐·严郢《驳议吕堙》:“公有犯无隐,引经正辞。上是其言,刑为之省。”
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一ㄡˇ ㄈㄢˋ ㄨˊ 一ㄣˇ
感情:
有犯无隐是中性词。
例子:
宋·范仲淹《上资政晏侍郎书》:“某又闻:事君有犯无隐,有谏无讪,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。”
字数:
四字
拼音:
yǒu fàn wú yǐn
解析:
犯:触犯。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。虽然有所冒犯,也不应该隐讳不言
成语接龙:
顺接:
[隐忍不言, 隐迹埋名, 隐约其辞, 隐居求志, 隐迹潜踪]
逆接: [空前未有, 绝无仅有, 无奇不有, 得未曾有, 得未尝有]
逆接: [空前未有, 绝无仅有, 无奇不有, 得未曾有, 得未尝有]
繁体:
有犯無隱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425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