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丝不挂
出处:
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普愿禅师》:“师便问: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?’陆云:‘寸丝不挂。’”
谜语:
光身
用法: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赤身裸体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ㄘㄨㄣˋ ㄙ ㄅㄨˋ ㄍㄨㄚˋ
近义:
一丝不挂、赤身裸体
拉丁语:
in puris naturalibus
感情:
寸丝不挂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挂”,不能写作“桂”。
例子:
热甚,寸丝不挂,故不敢出门。(明李贽《焚书 答陆思山》)
英语:
have nothing on(be stark naked)
字数:
四字
法语:
tout nu
反义:
衣冠楚楚
辨析:
寸丝不挂和“赤身裸体”都可形容没穿什么东西。有时可通用。但寸丝不挂偏重在什么也没穿或一无所有;而“赤身裸体”可指衣服破烂不能遮体了。
拼音:
cùn sī bù guà
解析:
①形容赤身裸体。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无牵挂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挂冠而归, 挂冠归隐, 挂冠求去, 挂肚牵心, 挂冠而去]
逆接: [得尺得寸, 打蛇打七寸, 积铢累寸, 得寸则寸, 铢两分寸]
逆接: [得尺得寸, 打蛇打七寸, 积铢累寸, 得寸则寸, 铢两分寸]
正音:
“丝”,不能读作“shī”。
繁体:
寸絲不掛
结构:
主谓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46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