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而立
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谜语:
三国时代
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ㄌ一ˋ
近义:
三足鼎立、分庭抗礼、鼎足而三、相持不下
感情:
鼎足而立是中性词。
例子:
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各据一方,鼎足而立。
英语:
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定于一尊、合而为一、归于一统
热度:
常用
拼音:
dǐng zú ér lì
解析:
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为圆形;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立身行己, 立身处世, 立贤无方, 立时三刻, 立定脚跟]
逆接: [言重九鼎, 击钟陈鼎, 一言九鼎, 三牲五鼎, 负衡据鼎]
逆接: [言重九鼎, 击钟陈鼎, 一言九鼎, 三牲五鼎, 负衡据鼎]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304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