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病骨支离的意思

bìng gǔ zhī lí

病骨支离


出处:

宋 陆游《病起书怀》:“病骨支离纱帽宽。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衰弱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ㄅ一ㄥˋ ㄍㄨˇ ㄓ ㄌ一ˊ

近义:

骨瘦如柴

感情:

病骨支离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老八沉疴在身,病骨支离。”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膘肥体壮

拼音:

bìng gǔ zhī lí

解析:

支离:残缺不全,引伸为憔悴、衰残瘦弱的样子。形容病中体瘦骨露,衰弱无力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离山调虎, 离合悲欢, 离鸾别鹤, 离世绝俗, 离本依末]
逆接: [多愁多病, 工愁善病, 掎摭利病, 身心交病, 多愁善病]

繁体:

病骨支離

结构:

主谓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