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羹冷炙
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乒乒乓乓,把吃剩的残羹冷炙,翻的到处都是。”
谜语:
残食
用法:
联合式;作宾语;含贬义,形容吃剩的食物。
年代:
近代
注音:
ㄘㄢˊ ㄍㄥ ㄌㄥˇ ㄓˋ
近义:
残羹剩饭、残茶剩饭、残羹剩汁
感情:
残羹冷炙是贬义词。
辨形:
“炙”,不能写作“灸”。
例子:
做人不可攀结权贵,靠人施舍,以受残羹冷炙之辱。
英语:
broken victuals(crumbs form the table; dinner left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山珍海味、水陆俱陈
热度:
常用
拼音:
cán gēng lěng zhì
解析:
残:剩余的;羹:有浓汁的食品;炙:烤熟的肉。喝剩下的酒食。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。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。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;生活清苦。也作“残杯冷炙”、“羹残炙冷”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炙凤烹龙, 炙鸡絮酒, 炙冰使燥, 炙手而热, 炙肤皲足]
逆接: [封己守残, 去杀胜残, 骨肉相残, 老弱病残, 月缺花残]
逆接: [封己守残, 去杀胜残, 骨肉相残, 老弱病残, 月缺花残]
正音:
“炙”,不能读作“jiǔ”。
繁体:
殘羹冷炙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46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