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魂飞魄散的意思

hún fēi pò sàn

魂飞魄散


出处:

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

谜语:

灵魂消失

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
俄语:

смертéльно напуганный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ㄏㄨㄣˊ ㄈㄟ ㄆㄛˋ ㄙㄢˋ

近义:

失魂落魄、魂不守舍、魂不附体

感情:

魂飞魄散是贬义词。

辨形:

“散”,不能写作“撒”。

例子:

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,也不出声,二人唬得魂飞魄散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五回)

英语:

almost swooning with fright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泰然自若、处之泰然、镇定自若

热度:

常用

辨析:

见“魂不附体”。

拼音:

hún fēi pò sàn

解析:

魂:灵魂;魄: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指魂飞了;魄也散了。形容极度惊恐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散马休牛, 散兵游勇, 散闷消愁, 散言碎语, 散带衡门]
逆接: [敛骨吹魂, 破胆丧魂, 丧胆销魂, 釜底游魂, 丧胆游魂]

正音:

“散”,不能读作“sǎn”。

繁体:

魂飛魄散

结构:

联合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