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不伏烧埋的意思

bù fú shāo mái

不伏烧埋


出处:

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四折:“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,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;若不打,这顽皮不改。”

用法:

动宾式;作谓语;形容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的样子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ㄅㄨˋ ㄈㄨˊ ㄕㄠ ㄇㄞˊ

近义:

自以为是

感情:

不伏烧埋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我又不敢当厅抵赖,恰待分说,又道咱家不伏烧埋。(《元曲选 争报恩》二)

英语:

plead not guilty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bù fú shāo mái

解析:

伏:屈服;烧埋:烧埋银钱,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。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埋天怨地, 埋名隐姓, 埋三怨四, 埋声晦迹, 埋锅造饭]
逆接: [献可替不, 进可替不]

繁体:

不伏燒埋

结构:

动宾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