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辞
出处:
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”
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大发议论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
近义:
大放厥词
感情:
大放厥辞是贬义词。
例子:
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六章:“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,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。”
英语:
have a big mouth(talk a great deal of nonsense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默默无言
热度:
常用
拼音:
dà fàng jué cí
解析:
亦作“大放厥词”。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。②大发议论(今多含贬义)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辞尊居卑, 辞金蹈海, 辞严意正, 辞穷理屈, 辞有枝叶]
逆接: [遗艰投大, 老老大大, 艺高人胆大, 智小谋大, 夜郎自大]
逆接: [遗艰投大, 老老大大, 艺高人胆大, 智小谋大, 夜郎自大]
繁体:
大放厥辭
结构:
动宾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93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