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哀兵必胜的意思

āi bīng bì shèng

哀兵必胜


出处:

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经》第69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三国 魏 王弼注:“抗,举也;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

用法:

主谓式;作谓语;用作褒义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ㄞ ㄅ一ㄥ ㄅ一ˋ ㄕㄥˋ

近义:

师直为壮

感情:

哀兵必胜是褒义词。

辨形:

“哀”,不能写作“衰”。

例子:

不,哀兵必胜!不要乐,要哀,何小姐能弹《易水吟》的谱子吗?(《啼笑因缘续集》一0回)

英语:

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.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骄兵必败

热度:

常用

辨析:

“哀”是指悲愤激昂;不是“悲哀”的意思。

拼音:

āi bīng bì shèng

解析:

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胜任愉快, 胜败乃兵家常事, 胜人一筹, 胜负兵家常势, 胜残去杀]
逆接: [乐极生哀, 感旧之哀, 生荣死哀, 存荣没哀, 生荣没哀]

正音:

“胜”,不能读作“shēng”。

繁体:

哀兵必勝

结构:

主谓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