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不识不知的意思

bù shí bù zhī

不识不知


出处:
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,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识古今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ㄅㄨˋ ㄕˊ ㄅㄨˋ ㄓ

近义:

不知不觉

感情:

不识不知是中性词。

组合:

ABAC式

例子:

然尝闻尧舜之世,十日一风,五日一雨,百姓耕田而食,凿井而饮,所谓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”是也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)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bù shí bù zhī

解析:

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知而故犯, 知遇之荣, 知章知微, 知人则哲, 知足无求]
逆接: [进可替不, 献可替不]

繁体:

不識不知

结构:

联合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