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烟波月
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池上篇》序:“酒酣琴罢,又命乐童登中岛亭,合奏《霓裳散序》,声随风飘,或凝或散,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。”
字数:
四字
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ㄓㄨˊ 一ㄢ ㄅㄛ ㄩㄝˋ
感情:
竹烟波月是中性词。
拼音:
zhú yān bō yuè
解析:
烟:烟雾。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。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月貌花庞, 月落乌啼, 月晕础润, 月落星沉, 月落参横]
逆接: [调丝品竹, 卧冰哭竹, 武昌剩竹, 调弦品竹, 哀丝豪竹]
逆接: [调丝品竹, 卧冰哭竹, 武昌剩竹, 调弦品竹, 哀丝豪竹]
繁体:
竹煙波月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417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