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号啕痛哭的意思

háo táo tòng kū

号啕痛哭


出处: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,拿在后房灯下,对袈裟号啕痛哭。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状语;指放声大哭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ㄏㄠˊ ㄊㄠˊ ㄊㄨㄥˋ ㄎㄨ

近义:

号咷大哭

感情:

号啕痛哭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2回:“张奇妻子举家号啕痛哭。”

英语:

weep and wail(cry one\'s eyes out)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开怀大笑

热度:

常用

拼音:

háo táo tòng kū

解析:

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哭眼擦泪, 哭笑不得, 哭哭啼啼, 哭丧着脸, 哭眼抹泪]
逆接: [狂风怒号, 更令明号, 涣汗大号, 虎啸狼号, 砥砺名号]

繁体:

號啕痛哭

结构:

联合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