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地为牢
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有画地为牢,势不可入,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
用法: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。
俄语:
начертáть предéлы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ㄏㄨㄚˋ ㄉ一ˋ ㄨㄟˊ ㄌㄠˊ
近义:
作茧自缚、画地为狱
感情:
画地为牢是贬义词。
辨形:
“画”,不能写作“化”。
例子:
这一封号,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,一张红纸的封条,法令所在,也同画地为牢,再没人敢任意行动。(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)
英语:
draw a circle on the ground to serve as a prison
字数:
四字
反义:
豪放不羁、任其驰骋
热度:
常用
拼音:
huà dì wéi láo
解析:
牢:牢狱。在地上画圈;囚人于内;作为牢狱。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牢什古子, 牢甲利兵, 牢骚满腹, 牢不可破, 牢不可拔]
逆接: [眉目如画, 琴棋书画, 正点背画, 口讲手画, 江山如画]
逆接: [眉目如画, 琴棋书画, 正点背画, 口讲手画, 江山如画]
正音:
“为”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繁体:
畫地為牢
结构:
动宾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93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