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觳觫伏罪的意思

hú sù fú zuì

觳觫伏罪


出处: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认罪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

感情:

觳觫伏罪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2回:“公子宋随班行礼,全无觳觫伏罪之语。”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hú sù fú zuì

解析:

觳觫:恐惧得发抖的样子。指惶恐认罪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罪疑惟轻, 罪盈恶满, 罪在不赦, 罪有攸归, 罪上加罪]

繁体:

觳觫伏辠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