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由之路
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用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为达到目的必须遵循的途经。
俄语:
необходимый этáп
年代:
古代
日语:
必(かなら)ず経由する道(みち)
注音:
ㄅ一ˋ 一ㄡˊ ㄓ ㄌㄨˋ
近义:
终南捷径、必经之路
感情:
必由之路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由”,不能写作“油”。
例子:
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,正是西方必由之路,却有八百里火焰,四周围寸草不生。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九回)
英语:
inevitable course(necessary way; the road one must follow or take; the only way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左道旁门、此路不通、歪门邪道
热度:
常用
德语:
einzig gangbarer Weg(Kostbarkeit etwas ruhig hinnehmen)
拼音:
bì yóu zhī lù
解析:
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路叟之忧,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, 路见不平,拔剑相为, 路绝人稀, 路不拾遗]
逆接: [大可不必, 赏立诛必, 赏信罚必]
逆接: [大可不必, 赏立诛必, 赏信罚必]
正音:
“之”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9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