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血盐车
出处:
“汗血马”,在我国又称天马、大宛马,语出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;“盐车”,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”
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ㄏㄢˋ ㄒㄩㄝˋ 一ㄢˊ ㄔㄜ
感情:
汗血盐车是贬义词。
例子:
汗血盐车无人顾,千里空收骏骨。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郞·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》词
字数:
四字
热度:
一般
拼音:
hàn xuè yán chē
解析:
骏马拉运盐的车子。“汗血”,骏马。语出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;“盐车”,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”后以“汗血盐车”喻人才埋没受屈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车在马前, 车烦马毙, 车尘马迹, 车到山前必有路, 车马骈阗]
逆接: [胸喘肤汗, 捏一把汗, 黑汁白汗, 凶喘肤汗]
逆接: [胸喘肤汗, 捏一把汗, 黑汁白汗, 凶喘肤汗]
繁体:
汗血鹽車
结构:
紧缩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82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