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缚鸡之力的意思

fù jī zhī lì

缚鸡之力


出处:

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:“平日只会读书写字,刺绣描花,手无缚鸡之力。”

用法:
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常与手无连用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ㄈㄨˋ ㄐ一 ㄓ ㄌ一ˋ

近义:

力不能支、绵力薄才

感情:

缚鸡之力是中性词。

辨形:

“缚”,不能写作“搏”。

例子:

平日只会读书写字,刺绣描花,手无缚鸡之力。(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》)

英语:

strength for binding a chicken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回天之力、拔山扛鼎、拔鼎之力

热度:

常用

拼音:

fù jī zhī lì

解析:

缚:捆、绑。捆绑一只鸡的力量。形容体力很弱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力微任重, 力有未逮, 力困筋乏, 力争上游, 力敌万夫]
逆接: [解黏去缚, 延颈就缚, 吐丝自缚, 解粘去缚, 束身就缚]

正音:

“缚”,不能读作“bó”。

繁体:

縛鶏之力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