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成语大全>

裹尸马革的意思

guǒ shī mǎ gé

裹尸马革


出处:

宋·陆游《陇头水》:“男儿坠地志四方,裹尸马革固其常。”

用法:

作宾语;指将士战死沙场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ㄍㄨㄛˇ ㄕ ㄇㄚˇ ㄍㄜˊ

近义:

马革裹尸、马革盛尸

感情:

裹尸马革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分歧》曲:“还须上万言策,拚取微躯,裹尸马革。”

英语:

death under shield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guǒ shī mǎ gé

解析:

革:皮革。用马皮包裹尸体。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革图易虑, 革面敛手, 革面革心, 革故立新, 革命创制]
逆接: [红妆素裹, 金镶玉裹, 浓妆艳裹, 红装素裹, 翠围珠裹]

繁体:

裹尸馬革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