踌躇不前
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哀裴回以踌躇。”
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
俄语:
топтáться на мéсте
年代:
古代
日语:
ためらう
注音:
ㄔㄡˊ ㄔㄨˊ ㄅㄨˋ ㄑ一ㄢˊ
近义:
停滞不前、裹足不前
感情:
踌躇不前是贬义词。
辨形:
“踌”,不能写作“愁”。
例子:
(1)关键时刻,战士们争先恐后,没有一个踌躇不前的。
(2)她这个人总是踌躇不前,不论做什么事情。
(2)她这个人总是踌躇不前,不论做什么事情。
英语:
hesitate to move forward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当机立断、毅然决断
热度:
常用
辨析:
踌躇不前与“裹足不前”、“停滞不前”有别:踌躇不前因犹豫而不敢前进;“裹足不前”多因有某种顾虑而不敢前进;“停滞不前”只表示停顿下来不前进。
德语:
zǒgernd einhalten
拼音:
chóu chú bù qián
解析:
踌躇:迟疑不决的样子。犹豫不定;不敢前进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前目后凡, 前赴后继, 前倨后卑, 前合后仰, 前功尽废]
正音:
“躇”,不能读作“zhù”。
繁体:
躊躇不前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46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