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时而动
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”
谜语:
预备
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;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ㄉㄞˋ ㄕˊ ㄦˊ ㄉㄨㄥˋ
近义:
相机而行、待时而举
感情:
待时而动是中性词。
例子:
昭王深自韬晦,养兵恤民,待时而动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五回)
英语:
bide one\'s time
字数:
四字
反义:
轻举妄动
热度:
常用
拼音:
dài shí ér dòng
解析:
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动不失时, 动心忍性, 动静有常, 动手动脚, 动天地,泣鬼神]
逆接: [括目相待, 另眼看待, 刮目相待, 翘首以待, 冷眼相待]
逆接: [括目相待, 另眼看待, 刮目相待, 翘首以待, 冷眼相待]
繁体:
待時而動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304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