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庸》·第二十一章
网页全屏
原文:
「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谓之教。诚则明矣;明则诚矣。」
译文:
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,这叫做天性;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,这叫做人为的教育。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,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。
注释
(1)自:从,由。明:明白。
(2)则:即,就。
中庸工具简介:
- 栏目:民俗文化
- 使用次数:10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中庸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zhongyong.html
《中庸》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,原是《礼记》第三十一篇,相传为子思所作,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。经北宋程颢、程颐极力尊崇,南宋朱熹作《中庸集注》,最终和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并称为“四书”。宋、元以后,《中庸》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,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《中庸》提出的“五达道”、“三达德”、“慎独自修”、“至诚尽性”等内容,对为人处事,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