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小儿药证直诀>

卷下 诸方 羌活膏

卷下 诸方 羌活膏
网页全屏
  • 治脾胃虚,肝气热盛生风,或取转过,或吐泻后为慢惊,亦治伤寒。

    羌活(去芦头) 川芎 人参(去芦头) 赤茯苓(去皮) 白附子(炮各半两) 天麻(一两) 白僵蚕(酒浸炒黄) 干蝎(去毒炒) 白花蛇(酒浸取肉焙干各一分) 川附子(炮去皮脐) 防风(去芦头切焙) 麻黄(去节秤各三钱) 豆蔻肉 鸡舌香(即母丁香) 藿香叶 木香(各二钱)轻粉(一钱) 珍珠 麝香 牛黄(各一钱) 龙脑(半字) 雄黄 辰砂(各一分以上七味各别研入)

    上同为细末,熟蜜和剂旋丸,大豆大。每服一、二丸,食前,薄荷汤或麦冬汤温化下。

    实热、惊急勿服,性温故也。服无时。

    学海案∶“聚珍本”白花蛇下云各一两;木香上有沉香一味。后附辨鸡舌香文云∶古今舌香同异纷纷,或以为番枣核,或以为母丁香,互相排抵,竟无定说。季忠以为最为易辨。所以久无定说者,惑于其名耳!古人名药,多以其形似者名之,如乌头、狗脊、鹤虱之类是。番枣核、母丁香本是二物,皆以形似鸡舌,故名适同。凡药同名异实,如金樱、地锦之类,不足怪也。如鸡舌二类,各有主疗。番枣核者,得于乳香中,今治伤折药多用之。母丁香即丁香之老者,极芳烈,古人含鸡舌香,乃此类也。今治气温中药多用之。所谓最易辨者如

小儿药证直诀工具简介:

《小儿药证真诀》分上、中、下3卷。上卷记脉证治法,包括“小儿脉法”、“变蒸”、“五脏所主”、“五脏病”等81篇,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各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。对疮疹、惊风、诸疳等儿科重要病证辨察尤为详尽,如把疮疹区分为水疱、脓疱、斑、疹、变黑5种,分属于肝、肺、心、脾、肾五脏,其中前4种实际分别指水痘、天花、斑疹、麻疹,早在12世纪即能对其进行鉴别,实属可贵,本书卷中记“尝所台病二十三证”,是钱乙治疗验案的汇集。下卷为“诸方”,列钱乙所制方剂110余首。既有化裁精当的古方,也有独创巧妙的新方,其中治疗小儿心热的“导赤散”,治疗肾虚的“地黄丸”等,都是佳效名方,至今仍为临床医生所常用。本书基本上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,总结了他的儿科临床经验,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,突出脏腑辨证思想的儿科专著,对宋以后儿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