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蜀吴|争汉鼎|号三国|迄两晋
网页全屏
wèi shǔ wú
魏蜀吴
zhēng hàn dǐng
争汉鼎
hào sān guó
号三国
qì liǎng jìn
迄两晋
【解释】东汉末年,魏国、蜀国、吴国争夺天下,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。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,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,建立了晋朝,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。
【启示】《三国演义》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,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,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,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画面。
【注释】魏:曹操的国号。
蜀:刘备的国号。
吴:孙权的国号。
鼎:传国的实物,象征王位。
迄:到。
两晋:东晋、西晋。
【故事】三国时代名将如云,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的刘备、关公和张飞,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。在三国时代,魏蜀吴三国为了扩展自己的领土,常常你争我夺,因此战争频繁,当时军力最弱的蜀国,虽然拥有许多猛将,但是独缺一位谋臣替他策划。他从谋士徐庶和司马徽那里,得知诸葛亮是一位精于谋略的人才,便决定亲自去请他来共谋国事刘备第一次亲临诸葛亮的住处——卧龙岗时,不巧诸葛亮正出门在外,刘备只好无功而返。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回来了,刘备二人度驾临卧龙岗,不巧这次刘备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,但是他并不灰心,过了几天,他进行了第三次造访。这一天,当刘备到达时,诸葛亮正在午睡,于是刘备便在岗外静候,等诸葛亮醒来,刘备向他说明来意,并诚心地请他出山为蜀国效力,早已不管世事的诸葛亮,对刘备的诚意十分感动,便同意了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三顾茅庐”。
热门查询
- 人之初|性本善|性相近|习相远
- 苟不教|性乃迁|教之道|贵以专
- 昔孟母|择邻处|子不学|断机杼
- 窦燕山|有义方|教五子|名俱扬
- 养不教|父之过|教不严|师之惰
- 子不学|非所宜|幼不学|老何为
- 玉不琢|不成器|人不学|不知义
- 为人子|方少时|亲师友|习礼仪
- 香九龄|能温席|孝于亲|所当执
- 融四岁|能让梨|弟于长|宜先知
- 首孝悌|次见闻|知某数|识某文
- 一而十|十而百|百而千|千而万
- 三才者|天地人|三光者|日月星
- 三纲者|君臣义|父子亲|夫妇顺
- 曰春夏|曰秋冬|此四时|运不穷
- 曰南北|曰西东|此四方|应乎中
- 曰水火|木金土|此五行|本乎数
- 十干者|甲至癸|十二支|子至亥
- 曰黄道|日所躔|曰赤道|当中权
- 赤道下|温暖极|我中华|在东北
- 寒燠均|霜露改|右高原|左大海
三字经工具简介:
- 栏目:民俗文化
- 使用次数:68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三字经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sanzijing.html
《三字经》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启蒙读物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。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,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、文化、哲学、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