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
网页全屏
《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《千字文》,其详细信息如下:
诵读拼音:起翦颇牧 (qǐjiǎnpōmù),用军最精 (yòngjūnzuìjīng)。宣威沙漠 (xuānwēishāmò),驰誉丹青 (chíyùdānqīng)。注释:起翦(jiǎn)颇牧: 起:白起;翦:王翦;颇:廉颇;牧:李牧。解释:秦将白起、王翦,赵将廉颇、李牧,用兵作战最为精通。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,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。解读:起翦颇牧,用军最精前面说到的都是文臣,现在开始说说武将了。"起翦颇牧",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将,就是白起、王翦、廉颇、李牧四位。白起、王翦是秦国的名将,廉颇、李牧是赵国的名将。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,有战神之称,秦国眉县(今陕西眉县东)人。十六岁从军,历经70余战,从无败绩,是秦国的军事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,后受封武安君。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,故六国之兵闻白起之名而胆寒。据梁启超的说法,战国时代在战场上的直接死亡人数,大约有两百万左右。白起一个人领兵就屠杀了一百六十五万,可以想象他率军打仗有多么凶猛。象秦国与赵国长平一战,纸上谈兵的赵括统帅赵军,白起统帅秦师。赵适哪里是白起的对手,败得一败涂地,四十五万赵军人当了俘虏。如何处理这么多的人是个大问题。白起最后说,挖个坑埋了!可怜四十五万人全部被活埋,此后的赵国元气大伤,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抗衡了。王翦也很了不起,他是关中频阳县(今陕西富平县)人,曾率军破赵国都城邯郸,消灭燕、赵等国。最后又以秦国的优势兵力灭了楚国,对秦始皇灭六国,统一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京剧有《将相和》的故事,说的就是老将廉颇嫉妒丞相蔺相如。蔺相如的出身没有廉颇高贵,也没有什么功劳,只是代表赵国出使秦国,完璧归赵,才当了丞相。他因此看不起蔺相如,不但言语冲创,走路也是每每蔺相如给他让路。有人问起此事,蔺相如说:我并非怕他,而是怕将相不合,给外寇以可乘之机。老廉颇听到后很惭愧,亲自负荆请罪,才有将相和得故事。李牧是赵国守边抗击匈奴的名将,曾奉命常年驻守在雁门,防备匈奴。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,他廉洁奉公,"市租皆输入幕府,为士卒费",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。同时,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,凭长城之险,加强战备。"习射骑,谨烽火,多间谍,"使匈奴数年一无所得,而赵军则兵强马壮,愿为一战。此时,他才选用精兵良马,巧设奇阵,诱敌深人。"大破匈奴十余万骑。"其后十余年,匈奴不敢寇赵。后人称李牧为"奇才",并在雁门关建"靖边寺",纪念他戍边保民的战功。宣威沙漠,驰誉丹青这四位将军作战最高明,用兵最精当,他们的威名远播到沙漠边地,连塞北的胡人也敬佩不已,所以称为"宣威沙漠"。他们的肖像被画师用丹青妙笔画下来,永垂青史,就是"驰誉丹青"。丹青本是作画用的颜色,此处有载入历史画卷的意思,因为汉朝有为功臣画像立卷的习俗,例如汉宣帝时将有功之臣的画像藏于麒麟阁,汉明帝时将这类画像藏于云台。
热门查询
-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..
-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..
-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..
-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..
-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..
-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..
-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..
-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..
-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..
-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..
-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..
-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..
-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..
-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..
-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..
-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..
-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..
-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..
-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..
-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..
-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..
千字文工具简介:
- 栏目:民俗文化
- 使用次数:14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4-10-31 10:26:05
- 千字文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91tools.fun/tool/qianziwen.html
千字文,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、给事中周兴嗣编纂、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(在隋唐之前,不押韵、不对仗的文字,被称为“笔”,而非“文”)。梁武帝(502—549年)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,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