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本草纲目>

木部 · 棕榈

木部 · 棕榈
网页全屏
  • 释名
    并榈、棕树、唐棕、唐棕榈、山棕

    气味
    笋及子花(按:即棕榈的果实):苦、涩、平、无毒。有人认为有毒。
    皮(按:即干燥的叶鞘纤维):苦、涩、平、无毒。

    主治
    笋及子花:涩肠止泻、、崩中带下。
    皮:
    鼻血不止。用棕榈烧灰,吹入流血的鼻孔内。
    血崩不止。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,空心服三钱,淡酒送上。
    敌国淋不止。用棕榈皮半烧半炒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。
    屙血。作棕榈皮半斤、桥楼一个,共烧成灰。每服二钱,米汤调下。
    泻痢。用棕榈皮烧存性。研为末,水送服一匙。
    小便不通。用棕榈皮烧存性,水酒送服二钱即通。

本草纲目工具简介:

《本草纲目》,药学著作,五十二卷,明·李时珍撰,刊于1590年。全书共190多万字,载有药物1892种,收集医方11096个,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,分为16部、60类。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,结合作者长期学习、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,经过实践和钻研,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。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,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,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,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,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。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。